29
2024-08
由重庆大学等单位编制,是我国首个医院建筑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专项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广泛调研,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标准共分为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场地声环境规划、室内噪声控制、吸声、隔声和隔振。该标准对我国医院建筑的噪声、振动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医院声环境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29
2024-08
由重庆大学等单位编制,是我国首个医院建筑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专项标准,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广泛调研,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工程实践经验,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标准共分为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场地声环境规划、室内噪声控制、吸声、隔声和隔振。该标准对我国医院建筑的噪声、振动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医院声环境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29
2024-08
由重庆大学等单位编制,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0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0〕23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共分4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声环境控制指标和声环境设计。
29
2024-08
本书探讨了医院的声学效果,特别关注重症护理环境,其中噪声是一个主要问题,并解决了作为整体物理环境优化的一部分的设计问题。通过一系列现场测量、访谈、问卷调查和计算机建模相结合,从理论上和实验上描述了目前医院病房和走廊的声学状况。介绍了典型声源和声场的特征、验证的预测模型、工作人员和患者行为的影响以及基于agent的声学设计工具,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迷人的多学科领域。
29
2024-08
本书在对山地城市交通噪声特性的分析基础上,基于大量的调查研究、声环境实测和计算机模拟,对比分析了山地与平原城市的交通噪声特征,对山地城市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沿线居住区的声环境特征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规划干预、城市绿化和声景优化三个方面,为山地城市的交通噪声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本书内容将为未来山地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山地城市的交通噪声污染防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
29
2024-08
本书在充分结合建筑学专业建筑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汲取了已出版各类建筑物理教材优点的基础上,严格遵循现行规范、标准以及本学科新研究成果编写而成。考虑到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全国注册建筑师执业的考核要求,把复杂的基本概念采用图解建筑物理的方式进行阐述,并把数字技术引入到建筑物理环境设计中。本书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内容包含建筑热工学、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三大部分,系统阐释了建筑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特点。